日前,记者来到蕉城区金涵乡亭坪村,只见村内中华畲族宫气势恢宏,饱含畲族特色的房屋沿路而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
畲村亭坪,民族风情浓郁。在该村土生土长的村民至今仍保持着畲族传统的生活习俗,村内幼儿园仍有着上畲语课、教畲歌、习畲武的传统。
春节期间,中华畲族宫推出畲族歌舞演出、畲族传统美食品尝等相关主题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前往现场。
“早年间,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果蔬、番薯为主,当时,农作物生产靠人工肩挑背扛,加之地力贫瘠、耕地破碎化,导致收入有限。”村民钟女士表示,现在靠着自家开的小卖部卖商品给游客、村民,她每个月的收入能增加两千元左右,生活品质也比以前好多了。
在亭坪村,像钟女士一样的村民,还有很多。该村现户籍人口900余人、常住人口3000余人,因毗邻宁德城关,周边洋中、石后、九都等乡镇的群众也会来此定居、就业,形成畲汉群众混居、各民族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原村民、新住户、小老板等群体正成为亭坪村谱写致富新篇章的主要力量。
地理区位优势使得亭坪村对上下游企业和中心城区市民有较大吸引力。近年来,宁德中心城区至该村的公交路线增多、村内部分道路拓宽,中心城区开始兴起去亭坪村“短途游”“一日游”“民族风情游”的风气,许多村民借此契机开起农家乐、搞起闲置房屋出租。如今,村内既能看到来村购买生产资料的批发商零售商,也能看到慕名而来的游客。
优美环境是亭坪发展的基础。1月23日,记者在该村看到,为让村容村貌更美观,工人们正对村河道沿岸栏杆以及道路路面进行修缮。近年来,亭坪村结合畲族传统建筑元素,对村内主街两侧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升级,统一设计、统一改造,还先后实施了村内道路硬化、河道清淤疏浚等少数民族村保障性安居工程。
“村内原本破旧的房屋立面被刷上了新漆,道路通了、路灯亮了、环境美了。”汉族吴女士说。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余根坤 通讯员 吴虹憓
编辑:何冰如
审核:陈姜燕 林珺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 | 蕉城亭坪畲村:城区“后花园”的致富路越走越宽)